为什么称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它与鸦片战争有什么相似和相异的地方?

因为英国仍是主要侵略国家。

英法联军入侵我国始于1857年(咸丰七年)。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借口广东官吏到英国商船上捉拿罪犯和一个法国传教士在广西被杀的事,联合派兵侵犯广东。1858年(咸丰八年)又派军舰侵犯天津。1860年(咸丰十年)又侵入北京。

英法两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联合组成的侵华远征军。1856年(咸丰六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3月,英国政府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代表,法国政府任命葛罗男爵为全权专使,率军来华。12月,联军齐集珠江口,共计5600余人,其中法军1000人,英军4600余人;军舰20余艘,占领广州成立联军委员会并对广州实行殖民统治。

1858年联军侵入天津城郊,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后陆续南撤。次年,在互换《天津条约》批准书时,英国公使普鲁斯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拼凑联合舰队再次兵临天津海口,共有兵士2000余人,各种军舰20余艘,战败而归。

1860年,英、法扩大战争,再度任命额尔金和葛罗为全权专使,并任克灵顿和孟斗班为两国侵华军总司令,率英军18000余人,法军7000余人,英舰73艘,法舰32艘,齐集中国海面。

8月24日占领天津,10月13日占领北京,侵略军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焚烧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造成中国文化的巨大损失。11月初撤出北京。1861年10月,《北京条约》规定的中国对英法兵费赔款全部交清后退出广州。

扩展资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诱因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尾巴”—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的寄居问题。《南京条约》正本含混地承认了这项权利,但对细则交代不明:中方认为英商及其眷属可以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但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邑之内活动。

咸丰帝及其办理涉外事务的首席代表两广总督(兼任五口通商大臣)认定: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使其与士民杂居,不独有损天朝体面,亦可能淆乱人心。在两广总督的驻节地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了1849年的反入城风潮。

英国政府对反入城的深层缘由似乎不甚明了,在他们看来,既然争执之起始于《南京条约》的善后不良,那么择机将关于入城的条款明确化即可。

1854年,英国驻华公使包令利用美国和法国在1844年签署的条约将满12年、应行修订的机会,援引“一体均沾”条款,寻求签署关于入城问题的新条约。两广总督叶名琛当然知晓,入城的命门在于有悖礼制,断无商量的余地。

但这位能干的官僚老于世故,认定自己可以靠中国官场的羁縻功夫来应付洋人。对登门要求修约的包令,他时而闭户称疾、时而佯称繁忙,避而不见;万不得已见了面,则温言宽慰、顾左右而言他,唯独对修约这件要事不置可否。

包令无可奈何,只得与美法两国使节乘船前往天津,在海河口外呈上18条修约要求。但叶名琛早早呈了奏折给皇帝—洋人借口修约,意图不明;在剿灭“发匪”正值紧要关头之际,怎能让这点小事惊动了圣驾?莫若将其打发回广州,管保万无一失。

于是,咸丰帝果断地驳回了洋人的提请,把他们打发回南边。一来二去,这种不接触、不承诺、不负责的伎俩居然争取到了两年的时间。

1856年10月,修约的最后期限已至,叶名琛依旧在消极抵抗。包令和驻广州领事巴夏礼按捺不住了,他们让东印度-中国舰队司令西马糜各厘海军少将派3艘炮艇驶入珠江,炮轰广州城,并遣2000名士兵登陆,占领了总督衙门。

但这次行动事先没有征得伦敦的同意,调用的兵力不多,英军在攻破虎门和省城周边炮台后就止步不前。逃入旧城的叶名琛则依旧拒绝修约,他以一副义正辞严的腔调宣布中止中外贸易,作为对洋人的惩戒,并怂恿市民焚毁了十三行街的外国商馆。

至于对咸丰帝,他自是谎报了各种“大捷”以邀功请赏。

1857年春夏之交,英国下院在对华用兵问题达成了一致,帕麦斯顿首相委任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伯爵詹姆斯 布鲁斯为全权代表,指挥对广州的示威性进攻。随额尔金前往华南的有大小舰船44艘、官兵近万人。

额尔金在当年12月12日给叶名琛发去一份照会,限定后者在十日内答复关于入城、修约、赔偿被焚商馆损失在内的多项要求,哪知叶名琛的耳目远比他机灵—早在7月份,这位聪明的总督在香港收买的探子就报称:英人在上一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遇了惨败,新近又为印度兵变困扰,政府即将垮台。

事实当然是与这份“情报”截然相反的,但在当时的叶名琛眼里,额尔金的通牒恰恰是一种佐证:英人准是黔驴技穷、无可奈何,才会虚张声势的!于是他既不谈判、也不备战,只是复信拒绝对方的要求。现在,叶名琛已经开始坐等对方悻悻撤军了。

12月28日拂晓,英法联军20余艘舰艇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广州城,随后海陆军5600余人登陆。

战事在两天内就结束了,“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叶名琛被押往加尔各答,此公以“海上苏武”自命,日诵吕祖经不辍,越明年而亡。巴夏礼在广州组织了一个委员会来管理这个抵押品,一直维持到1860年。

结束对广州的进攻后,额尔金和法国代表葛罗草拟了致北京的照会,宣称愿意在上海谈判修约,要求中方派出全权代表。但咸丰帝还是那句“粤事应归粤办”,要他们去和叶名琛的继任者、新任两广总督黄宗汉交涉,显得极不耐烦。

英法使节乃会同美俄代表,于1858年4月乘舰北上,在天津投递了要求谈判修约的照会,限定六日答复。直隶总督谭廷襄清楚咸丰帝的脾性,自然未敢应允,于是英法舰队在5月20日发起了攻击。当天中午大沽炮台失陷,咸丰帝不得不派东阁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与众夷展开谈判。

6月下旬,中方接受了四国代表的全部要求,与其签署了《天津条约》。四国除获准派公使驻京外,还得将通商口岸增加为十口,外人在中国内地游历传教皆得自由,关税每十年协定一次,中方同时须赔偿英国军费400万两、法国200万两。联军随后撤兵南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法联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天朝的逻辑:咸丰帝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扩大:从战争的进程来看:①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②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③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中国清政府的都城。④签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签约国和签约数增多。从战争的影响看:①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处,割香港岛。第二次开11处,增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丧失东北及西北边疆大片领土。②赔款增加:第一次是赔款2100万银元;第二次新增巨额赔款。③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要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因为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2,第二次鸦片战争所签订的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意图的是《天津条约》规定的十口通商及《北京条约》规定的开放天津,它们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要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5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资产阶级对清朝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是第一次 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向 外侵略扩张,以便寻找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资产阶级原以为凭借《南京条约》就 可以迅速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巨额利润。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社会结构没有改变,对 外国商品的进入有顽强的抵抗作用,英国的工业品没能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向中国倾销 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英国想通过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打开中国的市场。
咸丰四年(1854年),英国借口《望厦条约》中有12年可以修约的规定,援引片面 最惠国条款,要求全面修改《南京条约》,以进一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得到的权益,得 到法国、美国的支持。清政府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美未达目的,叫嚷要诉 诸武力。但当时英、法正与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无力在中国开辟新的战场,美国也 因国内局势不稳,不可能发动侵华战争,“修约”问题便暂时搁置起来。咸丰六年 (1856年),美国借口《望厦条约》届满12年,要求全面修改条约,得到英法的支持。 清政府再次拒绝了这一要求。英国认为,只有采取强大的军事压力,才能从中国取得更 多的权益。于是,英、法两国各自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
1856年,英国终于制造了一个“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走私鸦片的中国 船。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黄埔逮捕了船上2名海盗和10名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 领事巴夏礼借端生事,说该船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放还人犯并道歉。两广总督叶名 琛屈服于英国的压力,同意交还人犯。但巴夏礼拒绝接受。10月23日,英国军舰悍然开 进内河,挑起战争。叶名琛不作任何准备,反而下令不准放炮还击,致使英军长驱直入, 迅速将内河沿岸炮台攻占,并一度冲入广州城内。广东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对进犯的英 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和打击,迫使英军于1857年1月20日退出珠江内河,撤往虎门口外, 等待援军。 1857年春,英国政府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一支海陆军前来中国, 同时,建议法国政府共同行动。
在此之前,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正在向中国交涉,进行敲诈勒索。于是接受英 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专使,率军参加对中国的战争。
1857年10月,额尔金和葛罗率舰先后到达香港。11月,美国公使列卫廉、俄国公使 普提雅廷也赶到香港与英法公使会晤,支持英法的行动。12月,英法联军5000多人编组 集结完毕。额尔金、葛罗在27日向叶名琛发出通牒,限48小时内让城。叶名琛以为英、 法是虚张声势,不作防御准备。12月28日,联军炮轰广州,并登陆攻城。29日,广州失 陷,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达,1859年病死于囚所。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四国公使纠结北上。1858年4月,四国公使在白河口外会 齐,24日即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派全权大臣在北京或天津举行谈判。英、法公使限定 6天内答复其要求,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美、俄公使佯装调解,劝清政府赶快谈判。 清政府不能正确判断英、法下一步的行动,又指望美、俄调停,既不作认真的战争准备, 又没同侵略军作战的决心。
1858年5月20日上午8时,额尔金、葛罗在联军进攻准备完成之后向清政府发出最后 通牒,要求让四国公使前往天律,并限令清军在2小时内交出大沽炮台。上午10时,联 军轰击南北两岸炮台,各台守兵奋起还击,打死敌军100余人。 但是由于清朝官吏临阵逃跑,后路清军没有及时增援,致使炮台守军孤军奋战,最 后各炮台全部失守。联军随即溯白河上驶,到达天津,还扬言要进攻北京。清朝统治者 感到战守两难,立即派出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前往天津议和。
6月26日和27日,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分别签订。美、俄两国则 在此之前就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公使驻京、增开商埠以 及赔款等内容。此外,俄国还趁火打劫,在5月底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 珲条约》,割去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准备来年进京换约。1859年,英国派普 鲁斯为公使到中国赴任和换约。普鲁斯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于6月中旬带领舰队和海军 陆战队开到大沽口外。清政府安排英、法公使由北塘登陆进京换约,普鲁斯断然拒绝, 坚持要清政府拆除白河防御、乘舰带兵入京的无理要求,并限期撤防。
1859年6月24日晚,侵略军炸断拦河大铁链两根。25日,英国舰队司令率10余艘战 舰、炮艇突袭大沽炮台。此时大沽炮台经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整顿,加强了兵力, 改善了武器装备。面对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守军奋起反击,激战一昼夜,击沉、击伤英 法军舰10余艘,毙伤侵略军600余人,英国舰队司令何伯也受重伤。联军受此挫败,狼 狈逃出大沽口。
第3个回答  2013-09-25
因为这次战争实际上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都是西方列强(主要是英法)为了进一步夺取殖民地和原材料,扩大商品消费市场而发动的侵华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实际上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还很根深蒂固,列强无法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于是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说,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扩大,开放了更多口岸,列强夺取了更多利益,2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了陷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困境。
第4个回答  2013-09-25
额..很简单的说,他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也可以说是,为了报复第一次鸦片战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