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过绿皮火车吗?有什么深刻的记忆吗?

如题所述

难忘的绿皮票车441/442

在六十年代,火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火车站对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有忘不了的记忆。
土贵乌拉车站,建于民国初年,那站房还是老式建筑,四周廓柱,候车室长櫈围墙,票房铁栅小窗。车站虽小,旅客天天人满为患。停靠的快车、慢车也只有四、五对。441/442南到北京西至包头,去丰镇,下大同,上集宁也算很方便了。
从土贵到集宁的441次列车每天12点准时到站,旅客们买好车票就可以检票进站了。慢车票很便宜,只有六毛钱。进站后再按指定车门位置排好队,等候上车。车站电铃一响,火车就要进站了。当火车冒着黑烟喷着蒸气停稳后,列车员打开车门,先下后上。旅客提兜挎包,进入车箱,赶紧寻找座位,将包放上行李架,或塞入座下。再听到站台电铃响起,车外站长将绿旗一摆,票车车长也向车头摆动绿旗信号,那票车就开动了。列车缓缓开动后,欢快的歌曲开始播放,列车员开始忙碌,整理行李。票车上都配备了厚实的陶瓷水杯,列车员逐个给旅客倒水。票车叮叮咣咣地开行,车窗外村庄、树木 、电信杆一闪而过。沿途纳集、苏集、古营盘小站停几次,也就一二分钟。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到集宁南站了。
集宁南站也算是大站了,有两个站台。旅客下车要经过地下通道才能出站。有的人根本不买票,也不走地道,往南列检有出口,往西钻过火车就到了桥西。
到了集宁市,桥东、桥西、联营商店、百货公司转一圈也用不了多少时间,饿了到国营食堂下顿馆子也用不了一块钱。
后晌四点钟,442次票车从包头驶经集宁南站,返回土贵乌拉的旅客都坐这趟车。买票进站后,车站站台买一种象面包一样的饼子,旅客们称“站台饼子",又大又甜,还很便宜,一个饼子才一毛五分钱,不要粮票。排上队的,每人只限五个。能买上站台饼子的都舍不得吃,拿回家里当点心……
从集宁到土贵车票也只有六毛钱,小孩子打半票才三毛钱。虽是几毛钱,没钱买票的也不少,有钱不买票的也大有人在。有的人买张站台票,进了站再上车,也有人买上一站的车票白座几站。
票车一般情况下都正点开车,要是赶上春运,也经常晚点。火车站人山人海,车一到站,人们挤成一团,都想抓住车门把手上车。有的人从窗户往里钻,整列票车简直爬满了人,列车员、乘警都没办法,只要上了车,再拥挤也照开不误。火车开动后,车箱内才略有松动,好在沿途有上有下,旅客们都能平安到家。有时候集宁南站一开车就查验客票,没有买钱的旅客如惊弓之鸟,有的往前面走,有的往座下钻,有的往厕所藏,要是乘警从车箱两头夹击查验,那逃票的只好乖乖地去补票了……检票刚过,车上买东西的小贩子挤过车箱,"熏鸡"、"大鸭梨"叫喝声不断。这些随车叫卖的都和列车员有关系,乘警也是睁半眼合半眼。后来停靠土贵乌拉车站的客车又多了几趟,除了特快89/90次,43/44次快车,增加了包头到太原的慢车433/434次,包头开往海拉尔的草原列车133/134次,人们出行更加方便。
441/442次绿皮票车……我也无数次乘坐过。最远去过北京南站永定门。就是它虽然说慢,但它方便,适合老百姓出行,也就是441/442,伴我渡过了童年,无数次穿梭于土贵乌拉------集宁之间。441/442使我走向了外面的世界。难忘记:我透过悠悠慢行的车窗,我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进了北京城,看到了天安门……
难忘的绿皮车,难忘的441/44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1
绿皮火车就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留在老火车站的火车自然也是一些绿皮车,和18小时运营的高铁站不同,老火车站一般都是24小时不停歇,所以,当你走进候车厅,如同走进了人间百态的小社会。偌大的候车厅极少有人少的时候,哪怕凌晨3点的火车,还是有人晚上8点就在候车厅占上两个位置,把行李垫在头下,倒头就睡;或者将打包的被褥放在椅子前,搭上双腿,也不理会从前面路过的旅人,更不理会广播里的发车消息。
第2个回答  2019-02-26
我没有坐过绿皮火车,我只在电视上见过绿皮火车,我听我的父亲说过他在他小时候坐过绿皮火车,还是跟着爷爷奶奶去东北的时候做过,他说坐绿皮火车给他的感觉就是比较晃荡,而且声音也比较大,咔嗒咔嗒的声音,挺好玩的,毕竟第一次坐。
第3个回答  2019-03-19
我坐在飞驰的CRH380D动车组上,看着纵横交错的立交铁路,车子的牵引电机发出了奇怪的声音,由高到低,我知道,列车减速了。
这是一个铁路枢纽,窗边,并排的四线笔直地向前延伸,列车慢慢停下,轨道上出现了几节车厢,它慢慢接近,我看到了它的全貌,那是老式的22B型硬座车。车体破裂的漆皮里露出早已生锈的车体——附有一排排加强筋的车体,车窗懒散地开着,里面早已没人,只有空座位。中间的车窗下挂着泛黄的水牌,看到了,就是几年前的车子,那时的铁路上,仍有正在运行的绿皮车。
几年前那个下午,听着悠长的汽笛声,看着正在缓缓接近的“老东风”(DF4B),机车的轰鸣声宛若千万只铁锤重重地敲打地面,后面的25B型客车像一道绿色城墙,城墙下面,一排排转向架驶过,布满了锈迹。好像远古时代的文物,却又惊叹于它精密的构造,两系弹簧悬挂,轴驱发电机,运行时有规律地振动,好像钟表一般。是的,它们知道,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在崭新的火车站里,在那飞速驶过的CRH,CR型电力动车组旁,谁会想到那些漆皮脱落,布满加强筋,金属风挡只有两块简易渡版的22B?车子慢慢停稳,制动闸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一声排气,仿佛万里行程后的喘息,是啊,它走得太久太久了。那是老式的闸瓦制动,在已经使用电阻制动和磁轨制动的高速列车上仅作为踏面清扫装置的闸瓦制动,它停下了缓缓行驶的列车。车门打开,没有塞拉门,列车员轻轻抬起钢板(关门时放下),下车站立着等待着即将上车的旅客。草草看了车票,又瞄了一眼已经泛黄的水牌,我缓缓走上车梯,在高站台的车站早已失去作用的车梯,顺着通道,找到了座位。
车厢布局简单,只有深红色的硬席,一张没有铺桌布的小桌子,车顶上挂着几台小风扇。那时空调车已经出现,这几台小小的风扇,真的太小太小了,即使拼了命地转动,恐怕也比不上那清凉的空调吧。更何况车子是轴驱发电——提供的电能太有限了,哪里抵得上特快列车的空调发电车呢?
我打开了车窗,一声汽笛传出,那是列车准备发车了,没有牵引电机的声音,只有闸瓦松开的沙沙声。列车拖着笨重的身躯开动了,站台后退的速度加快,又逐渐稳定。列车驶出了站台,外面是复杂的道岔,这是最有意思的时刻了,列车轮子在道岔上敲出一串串动人的音符,那清脆的响声,时而急促如雨点,时而仿佛两声鼓,混合着车轮摩擦钢轨连续的声音。又仿佛是正在踢正步的士兵方队——有着自己的节奏,不同的是,列车的速度加快,这节奏也就越快,每一站,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驶出了道岔,行走在两条直直的钢轨上,车速渐快,车窗外是快速略过的信号机,铁路旁摇曳的灌木正在迅速后退,一股凉风吹在我的脸上,像一只无形的大手。这样的速度在动车组里只算低速运行,在这老式的22型客车上,却已经是它的极限。。。
第4个回答  2019-02-27
做过,只是感觉很慢,每次坐完因为时间太长都腰酸背痛,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来缓解。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