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为何一边“汉化”,一边“胡化”?

忽必烈建立元之后,为何实行一边“汉化”,一边“胡化”?

我们都知道元朝是我国第一个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而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忽必烈在建立了元朝之后,他有一项举措是十分矛盾的,就是他在一边汉化的同时,又在一边胡化。

其实忽必烈这个人,他自小就受到了传统儒家汉文化的影响,并且他也认识许多来自中原的文人。因此当他建立元朝之后,他对于是自己的国家人民汉化是十分执着的。并且在他内心深处也是十分认可汉文化的, 虽然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但是忽必烈也深刻的知道,可以马上取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

从中就可以看出来,忽必烈是认可汉化这条路的。可是他在支持汉化的同时又在保持着胡化。 原因就是这毕竟是一个少数民族为贵族的朝代。如果将这个民族的人全部汉化的话。那么必然会有一部分蒙古贵族的人利益受到损害。

而对于当时,其实中原也仅仅占据了他们所统治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人还都是蒙古族,并且让这些已经生活了一辈子的蒙古族人完全汉化也是十分困难的,并且也不符合这些贵族们的利益。完全汉化也会使这些人心生不满,所以忽必烈采取的是一边汉化一边胡化的措施。

从这项举措中就能够看出忽必烈还是一个十分有领导才能的统治者。他懂得适应环境和尊重习惯这两者的重要性,因此他并没有十分极端和偏激的选择一条道路来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忽必烈是蒙古人,所以他身上有浓厚的蒙古人的气息,当然,他建立元朝后,想着将自己的蒙古文化传入中原,使中原彻底“胡化”,但是中原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想要将中原彻底“胡化”是不可能的,所以忽必烈只能一边“汉化”,以安稳汉人的心,另一边“胡化”,安抚自己人的心,也可以慢慢地将自己蒙古文化在中原慢慢的传播。

忽必烈在小时候就开始接触汉文化了,并且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中原人认识了许多的文士,所以他对中原文化还是比较熟悉的,这为他今后统治中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忽必烈接任蒙古大汗并统一中原后,他面临着很打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自己的蒙古文化在中原传播,进而取代汉文化,可是汉文化在中原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想要将实施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如果他在中原不采取自己的蒙古文化而采用汉文化,这必将会使自己的本国利益受阻,所以他非常的为难。因为忽必烈从小就接触了汉文化,他也知道汉文化对国家经济文明发展的好处,所以他就在想一个既能保留自己蒙古文化,并且在中原传播,又能让汉人接受的方法。

于是他便实行了双边化,就是一边“汉化”,一边“胡化”,这样既能让自己的蒙古文化在中原传播,也能让汉人接受。要知道,无论在哪个国家和民族,要想让被征服者接受征服者的文化和文明,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的,更何况中原有着几千年的汉文化,所以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最好的方法。

第2个回答  2019-08-04
因为忽必烈一边想要中国人民有文化,又一边想要中国人不要失去战斗力。所以一边汉化一边胡化,汉化是为了文化,胡化是为了战斗力。
第3个回答  2019-08-04
因为如果完全采用汉化,做中原的皇帝,那势必要牺牲蒙古贵族的利益。而且,中原在当时仅仅是蒙古帝国的一小部分。所以他既想保留他们民族的传统又想吸纳汉人为己所用,因此才一边汉化一边胡化。
第4个回答  2019-08-04
因为自从五胡乱华之后汉人就不是纯粹的汉人了,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时候中国并不是大一统的,为了兼顾各方,他才一边汉化一边胡化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