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将郭沫若的抒情诗《静夜》改写成一篇文章

如题所述

月光恍恍,仿佛一个哀怨的梦,流淌着我无奈的悲哀。漫步在这荒村的郊外,松林丛丛,冷峻而挺拔。
  心事重重,忧郁而凄苦。月光如同薄雾,笼罩着世间的一切,一切都如此虚无……
  何处是我理想的家园?给失落的心一缕可以期待的曙光?
  何方是我心灵的净土?给游子的漂泊一片可以追寻的蓝天?
  举头问天,天不语。苍茫阴郁,如同我的思绪。
  白云团团,寻寻觅觅。白云啊,你是在找寻那遥远的记忆?你是在迷恋那曾经的绚丽?无可奈何花落去……
  几点疏星,稀稀落落,冷冷清清……
  孤独的夜,孤独的星。
  别问天河何处,茫远而模糊,如同海雾。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积水而居的鲛人啊,你为何孤独地黯然神伤?你为何孤独地对月流泪?仿佛是我……
  冷冷的月,冷冷的风……
  以泪为酒,与君同销万古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7
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 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拢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像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像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这就是郭沫若的诗!这就是想像,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没有后一节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景,有了后一节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见惯的景变得空灵、美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前后两小节诗虽有写实与想像的区别,却共同写出一个“静”字,全诗的氛围是谐调统一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