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三有三身,三身如何定义?

如题所述

三身,佛学术语,梵语 trikāyāh 的意译。
一般说: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dharmakāya ),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梵sambhogakāya ),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梵nirmāṇakāya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3
大概来说是指智慧生命的三个方面。法身指的是智慧生命的根源本质,报身指的是智慧生命的功能作用能力,化身指的是具体的生命形式。
第2个回答  2020-01-12
他哪有什么伤神,他照样下了地狱,照样在地狱中受难。
第3个回答  2020-01-12
欲界,色界,无色界,法身,报身,化身,
第4个回答  2020-01-12
“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万亿化身,汝之行也。”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身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云天。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是自性皈依,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践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河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念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蠢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醒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相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灭罪,一时消灭。
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问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自性,虔诚合掌至心求。
师曰: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摘于六祖慧能《坛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