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攻打西夏为何与战屡败。

如题所述

宋朝对外战争都是败多而胜少,这与宋朝的制度有关,宋朝重文轻武,强干弱枝,限制武将的权力,而且边将调动频繁,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军队训练较差,军备松弛,而主帅由文官担任,文官虽有知兵法而不知兵事,范仲淹,韩琦都防御过西夏,但战争上无胜绩可言,虽有狄青等武将,但不受帝王重视,宋朝统治者都安于现状,毫无缺乏进取之心,战和摇摆不定,内部都分主和主战,相互争斗,如何能御敌,不言而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0
宋军与西夏战争中,往往是开头打得好,中期昏招不断,后期至于惨败。如果看宋与西夏战争,可以看出宋军的失败几乎都是在进攻西夏时,被西夏以优势兵力包围打歼灭战所导致的。应该说宋夏战争前期,宋军急于求成,又对西夏军队的实力认识不足,派出去的军队相互之间的配合不足,导致孤军冒进情况的出现,给了西夏打歼灭战的机会。到了后期,宋军采用了稳扎稳打战术,通过堡垒战术逐步蚕食西夏国土,慢慢的压缩西夏生存空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2个回答  2016-12-09
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重文轻武,大的作战部队都是由文官带的,文官掌握了主要部队的军权。
多数人参军是为了拿军饷讨生活,主要目的不是打仗。
北方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宋的战马少,马匹不济,以步兵为主。步兵打骑兵,非常吃亏。
宋作战成本太高,古语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往往十万大军中有一万左右甚至更多是押送粮食的,北方游牧民族以劫掠为主,横冲暴掠,抢到东西就不吃亏。
南方人不耐寒,宋军往北打,气候越来越冷,而北方往南打,则越打越暖和。
主和的声音在朝廷占了多数,文人不好武,不喜欢打仗。
宋朝虽然有先进的军备(火器),但是没有大规模生产。
穷则生恶变,饱暖思淫欲。宋朝当时的GDP占了世界的80%,但仍旧被形容为积贫积弱,主要原因是朝廷没钱,百姓没钱,钱都在满朝文武手里。皇上觉得穷打不起,百姓们饿的要起义,剩下一帮大臣歌舞升平(是不是觉得和如今有点像)。
有气节、能打仗的人少。北宋有好官但没好将,南宋有好将却没好官。但宋朝真是有钱,那么不能打,仍旧靠着钱能偏安一隅,苟延残喘。虽然年年向北方进贡,但进贡的钱对当时的宋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每年30万)。
皇上就没有打的心,依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滋扰都成问题,更别提一路北上了,倘若真要打,这可不是30万就能解决的了的,宋军本来作战成本就高,一路北上,太耗钱粮,且打下来的土地还要筑城固守,每占一个地方,朝廷就要每年都接济。打仗就是打钱,很有可能战时耗的太长,举国亏空,打到何时是个头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12-09
很多原因。宋朝人没有西夏人勇猛。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第4个回答  2016-12-12
总的说西夏败多胜少,最后丢土求和,天都山衡山都丢了 还有一个 西夏每次被打败都是靠着辽重新爬起,从李继迁开始,要么早就让灭了 李继迁是辽的女婿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