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朝至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

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汉朝察举制,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以孝廉(品行,才干)为标准;后随着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发展,封建国家行政组织日益瘫痪,变成主要一门第望族为标准来选官

2.魏晋时是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

3.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朝时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其中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事,首创武举和殿试(殿试是到了宋朝才成为定制);开元年间,人用高官主持考试,更加注重诗赋,提升了科举制地位

5.宋朝时,有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成为定制)。仅是及弟者成为天子门生。考试科目逐渐减少,录取名额打打增加,还有很重要的是考试实行了糊名法,防止老师与学生作弊

在王安石变法里面有新的变化,他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 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

6.明朝时是八股取士,考题只从四书五经中出,答卷问题为八股文,舒服了人的思想,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7.清朝是严酷的文字狱
后继续发展,直到戊戌变法里面的白日新政提出废除科举制,不过第一没实施,以上都是从我自己还没卖的历史书上摘下来的哦 ,还有啊,科举制并不是持续到现在,有人说错了哦,高考并不是科举制,早废除了,咱们的邓爷爷怎么可能允许他存在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09
汉——察举制(举孝廉,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隋唐——科举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8-09
西汉武帝始查举制,即中央选举与地方举荐相结合。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垄断,依门第族望选。隋炀帝时开始行科举,唐太宗时正式形成,武则天时加殿试,玄宗时任高官监考,宋时用糊名法以防舞弊,明始八股,1905年清政府废八股,科举至清灭时方止。
第3个回答  2009-08-09
汉朝的荐举制度,推寻有才有德志士;
隋朝开始有科举并行,至唐,是鼎盛时期,后代多为仿用,没有多大的改进。
到了明清之际,开始八股取士的做法,也有科举并行。
第4个回答  2009-08-09
汉朝开始有举荐制度
宋朝开始科举直到现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