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写作背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写作背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背景资料:
二十世纪初的清政府是软弱无能的,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由于腐败无能,一再妥协退让,先后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既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又不敢得罪外国洋人,在制止双方的冲突中没有做不到公正,又没有约束力,致使矛盾升级,酿成大祸。如果清政府是强有力的政府,首先是外国宗教势力是不跟轻视清政府和中国人的,也不敢为非作歹的,因为清政府会对为非作歹者绳之以法。但是,清政府是惧怕外国洋人的,所以造成洋人和二毛子横行霸道、欺凌百姓,不把官府放在眼里。其次,正因为官府的不公及不作为,激起民众的不满,对外国洋势力的愤恨,日积月累,导致暴力发生。清政府先是弹压不住,后是利用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打仗,最后又是出卖义和团,一错再错,差点葬送了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中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

周恩来的眼界随着阅读拓宽,思想得到升华,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当其他同学还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念书时,周恩来已经明确地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无论是章太炎难懂的古体文,还是梁启超的近体文,周恩来都认真阅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创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大革命中,他出色领导了国民革命军军政工作、广东地方政权工作、震惊中外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成为我们党最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和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

大革命失败后,他领导发动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党的六大以后,他作为实际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在极端险恶的条件下机智勇敢地保卫党的中央机关,保护党的大批领导骨干,发展党在白区的秘密工作,支持工农武装割据。

他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明确提出“乡村中心”的思想,为推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他同朱德同志等一起成功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创造了大兵团伏击歼灭战的新经验。
第2个回答  2019-12-09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写作背景: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英、法、德、意等帝国主义列强趁机侵略中国。

当时的中国政府软弱无能、贫穷落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我们。他们不但侵略我们的国家,霸占我们的国土,还让我们赔款,国内局势也非常混乱。

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在中国人自己的领土中却被外国人欺辱,大家敢怒而不敢言。
第3个回答  2019-12-09
那时背景是:外辱侵略豪夺,国内军阀混战,山河破碎,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周总理怀着深深地爱国之心,写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目的是通过读书唤起民众,振兴中华。
第4个回答  2019-12-0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