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和乱石崩云哪个正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胡云翼先生选注的《唐宋词一百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本)。那本薄薄的小册子里面这首词的上阙五、六句作“乱石穿空,惊涛扑岸”。下阙五句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印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除此之外,还有二种,即“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和“强虏灰飞烟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和“樯橹灰飞烟灭”。

  这几种版本同时流传,而又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和“樯橹灰飞烟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和“强虏灰飞烟灭”,这两种版本最为常见。而《钦定词谱》卷二十八所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和“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

  “大江东去”是念奴娇又一变格。《钦定词谱》所注--《容斋随笔》载此词云:“大江东去,浪  声沈、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综》云,他本是“浪声沈”作“浪淘尽”,与调未协;“孙吴”作“周郎”,犯下“公瑾”;“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益非;而“小乔初嫁”宜绝句,以“了”字属下句乃合。按,《容斋》洪迈,南渡词家,去苏轼不远,又本黄鲁直手书,必非伪托。《词综》所论,最为谛当,但此词传诵已久,采之以备一体。

  从上面可以看出:《钦定》认为《容斋》所载“必非伪托”,而朱彝尊《词综》所论最为谛当。

  那么有的古诗词为何会有几种版本和文字的差别呢?比如《古朗月行》就有“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和“飞在青云端”的不同。想来也许是在流传中记错、誊错或刻印错误,又或者成文流传不久,作者经过推敲还有不满意的字句,于是再次斟酌修改,但此时前次版本已然流布,遂出现字句有别。还有就是其他诗人改动或者授“上意”篡改。

  回看这首念奴娇,对于乱石惊涛,“崩云、裂岸”和“穿空、拍岸”相对比,前者更加有动感有气势,险峻峭拔,并且侧重于“崩”和“裂”的瞬间,意境稍胜。而后者的穿空和拍岸,表现了一种常态,陡峭的石壁刺向苍穹,滚滚江涛拍打着江岸,卷起无数堆澎湃汹涌的雪浪,这似乎更加写实与浑厚。

  还有“强虏”和“樯橹”,樯橹是指曹军战船,显然用樯橹更加切合“灰飞烟灭”,而非强大的敌人。
苏轼自己曾手书该词,现在真迹仍存.几个有争议的词语依次是穿空,拍岸,樯撸,人生.至少说明这个版本是苏轼曾经自创的,很有可能是原版.人教版的高中语文书就用这个版本.

至于别的如崩云,裂岸,强虏,人间则有可能是苏轼后来改的,或者在流传过程中别人写错,出现了多个版本.至少后者是原版的肯能性小.

其实穿空和崩云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穿空读起来要响亮,拍岸和裂岸的意思略有不同,但是拍岸更生动,形象.裂岸则普通.读起来也是拍岸语感更好.

综合来说我认为前者好,其实意思都差不多.但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读起来的语感更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
第2个回答  2013-11-12
“乱石穿空”是正确的,高中书上是这么学的,应该这是原版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是“乱石穿空” 还是“乱石崩云”?
苏轼的这首词通过描绘赤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感慨。无论是“乱石穿空”还是“乱石崩云”,都是对赤壁景色的真实写照,而“乱石穿空”更为贴切,更能体现赤壁的雄伟与壮丽。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和乱石崩云哪个正确?
回看这首念奴娇,对于乱石惊涛,“崩云、裂岸”和“穿空、拍岸”相对比,前者更加有动感有气势,险峻峭拔,并且侧重于“崩”和“裂”的瞬间,意境稍胜。而后者的穿空和拍岸,表现了一种常态,陡峭的石壁刺向苍穹,滚滚江涛拍打着江岸,卷起无数堆澎湃汹涌的雪浪,这似乎更加写实与浑厚。还有“强虏”...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是“乱石穿空” 还是“乱石崩云”?
在语文课本中是“穿空”,但是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写的是“崩云”。其实原稿应该是“崩云”(摘自《唐宋词鉴赏辞典》注释),但是由于后世传诵中,演化出“穿空”这个版本。因为更加上口,而且也十分符合原文意境,因此语文课本采用的就是这个版本。这个版本被课本采用之后就更加广为流传,因此现在...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第七句是 乱石穿空 还是 乱石崩云
这两个版本都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一版较为常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也是有的,估计现在也无从考证哪个是苏轼的原版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这一版的,描写出了赤壁高耸入云的静态险峻,也写出了风云际会气候莫测的动态险峻,更加生动、入胜。我提供一个线索。1986...

赤壁怀古提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哪个对?
苏东坡《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是乱石崩云还是乱石穿空
是乱石穿空。原句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哪个是原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句众多,其中"乱石崩云,惊涛裂岸"与"樯橹灰飞烟灭"句尤为著名。上海辞书出版社版本中,此句表述完整,为后人传颂。然而,这首词存在四种不同的版本。一种是"乱石崩云"与"惊涛裂岸"与"强虏灰飞烟灭";另一种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与"樯橹灰飞烟灭";还有一种是"...

苏轼 念奴娇是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还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呢?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

念奴娇 赤壁怀古赏析
写景确切新奇,洵大手笔。流沙河先生曾怀疑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剽用诸葛亮《黄牛庙记》中的“乱石排空,惊涛拍岸”。然而,《黄牛庙记》一文是否果真出自于诸葛之手,前人早有疑虑,此处不多介绍了.其实化用前人诗句也没什么不好,古代的诗人常用此招,隋炀帝诗句“寒鸦千万...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诗句与注音
念奴娇(niànnújiāo)——赤壁怀古(chìbìhuáigǔ) 宋(sòng)•苏轼(sūshì)大江东去(dàjiāngdōngqù)浪淘尽(làngtáojìn)千古(qiāngǔ)风流人物(fēngliúrénwù)故垒西边(gùlěixībian)人道是(réndàoshì)三国(sānguó)周郎(zhōuláng)赤壁(chìbì)。乱石崩云(luànshíbēngyún)惊涛...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