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 《说文解字》
B. 《孟子》
C. 《论语》
D. 《四书集注》

【答案】:C
本题考查对作品中名句的认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C项正确。
A项:《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为许慎。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孟子》是《四书》之一,为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四书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是朱熹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也是中国宋明理学的权威性著作。书中发挥了儒家传统观点,论述了道、理、性、命、心、诚、格物致知、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及其关系,既辨析精微,又强调人伦日用,体现了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以及强调认识方法、修养方法、道德实践的特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论语》B.《学记》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其中,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蕴含的是启发性教育思想。A项正确。B项:《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包含的一些教育思想到现如今对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本题考查的是《论语》及其教育思想的内容。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其中教学方法包括:(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行”相结合。其中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子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早出自( )。
【答案】:D 本题考查对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识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 · 述而》。其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体现了启发性原则。D 项正确。A 项:《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答案】:B B[解析]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孔子承认人的先天差异,主张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是否正确?
【正确】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源于《论语·述而》中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孔子强调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故表述正确。

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孔子说: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因此,孔子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A...

中国古代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是哪个思想家的观点()。
【答案】:D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D项正确。A项:孟子提出“盈科而后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一、出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篇》。二、原文 子...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