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丞相制,内阁制和西方内阁制的异同

如题所述

自明朝时开始实行的内阁制度,实际是为了取代宰相制而出现的一种新制度.过去宰相制的特点是宰相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真正是国家的副元首,拥有处理政事的权利
内阁只是参议机构,原则上没有决策权,只有建议权,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内阁全体成员都必须向皇帝负责.内阁也没有执行权,执行权在六部.
丞相有决策权,不仅如此,丞相还可以开府,设置属员,形成自己的一套参议和执行机构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26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故常改变其名称权责,方便皇帝施政。宰相这一官职历时大约1500年。
  明朝内阁制在明成祖时期正式建立。 公元1402年,明成祖永乐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成立内阁制,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明成祖虽像明太祖一样为加强集权做了不少努力,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又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制便应运而生。
  内阁制又称议会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
第2个回答  2016-09-10
自明朝时开始实行的内阁制度,实际是为了取代宰相制而出现的一种新制度.过去宰相制的特点是宰相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真正是国家的副元首,拥有处理政事的权利,不乏一些奸相利用这种权利祸乱朝政,甚至谋朝篡位.而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只可提建议,不可批文件.只可建议皇帝“怎么做”,不可代替皇帝“去做”.虽然明朝后期一些内阁首辅(如严嵩,张居正)实际上又有了批改政令的权利,但内阁法定意义上的“智囊团”身份未变.西方的内阁与中国的又有不同,他们掌握实际权力,决定国家大政方针.没有内阁的同意,国王下达不了政令.到了今天,西方内阁又有了选举政府的职能.即内阁选举政府,政府对内阁负责.不过西方政治制度不止内阁制一种,主要包括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三种.但只有第一种有内阁,因为有君主才有内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9-11
明朝的内阁就相当于皇帝秘书,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发展到后来有点类似丞相了.西方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中央政府.它们本质的区别是服务的社会制度不同,前者是封建专制,后者是资本主义制度.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