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用的筷子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28
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夏代。原始社会,人类靠采集浆果和狩猎为生,这决定了就餐方式简单粗暴,就是用手抓取。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我们的祖先学会了使用陶器烹煮食物。这就导致无法再使用手抓的简单方式来进食。因此,他们学会了使用两根木棍夹取陶器中煮熟的热食。先秦时期,筷子叫“梜”,有时也写作“荚”。《礼记曲 礼上》:“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秦汉时 筷子叫“箸”。《史记.留侯世家》臣请借前箸为大 王筹之。”
第2个回答  2020-09-28
演变过程如下:筷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产物,在先秦时,人们将筷子称为“挟”,在商朝时,筷子多被称为“箸”,此后“箸”便成了筷子的统称。直到明代,由于“箸”和“住”谐音,人们便将“箸”改为“快儿”。清代,南北交流使得“筷子”的叫法传播至大江南北,并很快被北方接受。因此,早期“筷子”其实是“快儿”,是没有竹字头的,只是后来人们给加上去的。
第3个回答  2020-09-28
我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那么作为常用餐具的筷子,它的历史又有多久呢?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先民们刚刚摆脱懵懂的状态,高等生物特有的智慧使得他们放弃了用手抓取食物而改用笔直的木棍或者长条来获取食物。

在人们学会用火以后,自然界的动物们便遭了殃,因为当先民们捕获动物或者捕捞到水中的鱼后,总是喜欢用木棍将捕获的动物和鱼串起来放到火上烤,以满足生存的需要。以现在的目光来看,这根用来烧烤用的木棍既有饪食的功能,也有助食的功能,二者完美的融合在这一根筷子当中。我国自古就有避讳的传统,筷子的出现也是一样。而避讳也是吴苏一带的传统,即便是在今天,当地的方言中,也还有着箸这个字。

在明中叶时,运河沿线极为繁忙,尤其是终日在运河上行船的船工,极其劳苦艰辛。而在大运河上行船盼的是快,忌的是住,因为只有快速到达目的地,才能够赚取更多的钱来养家糊口。而且自宋代以后,中国人开始由一日两餐改为一日三餐,但是一天里每到吃饭时就要不停的喊箸(“箸”与“住”同音),这对要求行船快速的船工来讲是无法忍受的,于是便有人提议,喊箸为快,筷子的称呼开始在船工中间传播开来。
第4个回答  2020-09-28
筷子的历史演变经过的五个阶段是
1、前形态时期:燔炙时代至陶器饪物之前;
2、过渡阶段时期:新石器时代;
3、梜的阶段:青铜时代;
4、箸的阶段:东周至唐;
5、筷的阶段:宋至当代。

扩展资料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一直沿用至今。目前筷子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它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而且现在连欧美许多人都能用筷子吃东西了。
筷子的出现是晚于刀和叉的,最早的发现筷子的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说明筷子是否在远古就诞生不得而知,但是它的存在也至少有3000年了,而在战国之前,人们也普遍使用的刀、叉分食肉糜,用勺来吃米粟,后来筷子的出现叉被淘汰了,筷子用来夹肉,再到后来因为筷子的简便和多功能,逐渐成为餐桌上最主要的餐具。
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关于其起源的故事,总的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或者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
第5个回答  2020-09-28
筷子是中华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据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代,先民已懂得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关於筷子的起源,中国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大禹为治好水患,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连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躭误一分一秒。有一次,大禹在野外煮肉吃,陶锅的肉很烫手,无法立刻用手抓食,他不想浪费时间,便砍下两根树枝,把肉夹出来吃。久而久之,大禹练成了用树枝夹取食物的本领,他的部下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也不会把双手弄脏,於是纷纷仿效,这样就产生了用筷子吃饭的习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